四年来,软银集团首次实现年度盈利,重振投资者信心(软银集团发展史)
软银集团公布了四年来首 次年度盈利的消息,这是日本投资巨头急需的胜利,这一财务里程碑不仅预示着反弹,且可能标志着其大胆押注科技领域的高风险战略新时代的开始。
这家总部位于东京的企业集团公布,截至 3 月的财年利润为1. 15 万亿日元(77. 8 亿美元),较一年前亏损 2276 亿日元大幅下滑。尽管软银一直以来都对雄心勃勃的科技企业进行着巨额投资,但该公司近期的表现表明,在经历了巨额亏损、IPO失败以及其以激进著称的愿景基金饱受质疑的动荡时期后,该公司可能正在重新站稳脚跟。
对于那些在WeWork投资失败以及其他一度被炒作的独角兽公司陷入困境等艰难时期依然坚持投资软银的投资者来说,此次重获盈利为他们带来了一丝回报。仅上一季度,软银就实现了 5170 亿日元的利润,较去年同期增长了一倍多。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电信业务的强劲回报,以及部分后期科技持股估值的反弹。
这绝非易事。软银近期的表现在很多方面都凸显了其核心战略的波动性和潜力,即大力押注科技,尤其是在那些具有快速增长潜力的行业。这一策略在早期曾奏效,尤其是在其持有曾经利润丰厚的阿里巴巴股份的情况下。但WeWork倒闭和其他挫折的余波迫使该公司陷入了反思和重组的艰难时期。
如今,软银正加倍押注其视为下一个重大技术飞跃的领域:人工智能。今年 3 月,软银同意以 65 亿美元收购美国半导体设计公司Ampere Computing。随后,软银在 4 月宣布,计划为ChatGPT的创造者OpenAI提供高达 400 亿美元的新投资。其中,预计 100 亿美元将来自联合投资者。迄今为止,软银已从其他投资者处筹集了约18. 4 亿美元,而软银自身的Vision Fund2 已投资81. 6 亿美元。
即使以软银的标准来看,这都是一个大胆的举动,尤其是在全球人工智能竞争日益激烈、地缘政治逆风加剧的背景下。但软银领导层依然充满信心。
一位接近软银高管团队的消息人士透露:“人工智能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决定性力量。我们希望成为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创新、基础设施和智能的中心。”
软银最雄心勃勃的新项目之一是“星际之门”,这是一项耗资 5000 亿美元的计划,旨在在美国各地开发大型数据中心,为未来几十年的人工智能驱动服务提供计算能力。
星际之门项目尚处于初期阶段,已确定了 100 多个潜在开发地点。然而,首席财务官后藤义光指出,公司仍在进行尽职调查,尚未与贷款机构展开正式的融资谈判。他还驳斥了有关美国新关税将阻碍该项目的担忧。“我不认为我们的星际之门计划会因关税问题而受到严重阻碍,”后藤在东京的一次简报会上表示。
他强调,大部分资金将来自项目融资结构,这表明软银正在寻求将风险分散到更广泛的投资者群体中。
愿景基金生态系统并非各个部分都蓬勃发展。专注于成熟初创企业的愿景基金 1 在过去一年中实现了 9400 亿日元的收益。对字节跳动(TikTok母公司)和Coupang(韩国领先的电商平台)等公司的投资,对该基金的复苏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瞄准早期初创企业的愿景基金二号就没那么幸运了,损失了 5260 亿日元。这部分归因于美国贸易政策的寒蝉效应,该政策对全球资本市场造成了沉重打击。Klarna 、Oyo和Chime等公司都推迟了IPO,等待市场恢复平静。
尽管存在这些障碍,软银认为这些延迟只是暂时的。一位熟悉该基金内部策略的消息人士表示,大多数计划中的上市项目目前都只是“推迟了几个月”,而不是被长期搁置。
展望未来,软银表示,其拥有超过 360 亿美元的后期投资,这些投资可能很快就会进入公开市场。其中最受期待的是OpenAI和日本快速增长的国内支付平台PayPay。
这些押注能否成功还有待观察。但就目前而言,孙正义的软银集团虽然饱受诟病,偶尔受到赞扬,但始终备受瞩目,如今却重回盈利轨道,全速迈向人工智能驱动的未来。
- 上一篇: 松下将进行大规模重组,裁员约 10000 人(松下新品发布)
- 下一篇: 没有了